▲香蕉絲取自莖幹瓣膜,需經過刮絲與晾曬等多道程序才能織布。(王曉鈴攝)
香蕉也能織成布?聽來不可思議的編織素材,是花蓮新社部落正在復興的傳統工藝,從香蕉樹變成美麗的香蕉絲織布,就像噶瑪蘭族的遷徙往事一樣,歷經百轉千迴。
新社居民多是早年從宜蘭遷徙過來的噶瑪蘭族,他們在外說著阿美族,回家說噶瑪蘭語。若在花蓮提起來自新社,等於透露自己是噶瑪蘭族。
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潘靜英老師說,2002年噶瑪蘭族正名成功,新社為了找回噶瑪蘭文化,翻箱倒櫃找到阿嬤的香蕉絲織布,於是他們開始與阿公阿嬤還原工法,也追溯祖先離開宜蘭尋找新天地的歷程。
「製作香蕉絲編織,要從種香蕉開始。」香蕉樹取自一般食用的北蕉,為了加強韌度,不能施肥,在結果前就得砍樹,一層層剝下莖幹瓣膜,再刮絲,晾曬,接著分線、接線、整經、染色等等。
潘老師說,香蕉絲是噶瑪蘭獨一無二的工藝,對部落而言,編織香蕉絲不是製作產品,而是找回對文化的認同。為了推廣傳統工藝,部落成立「新社香蕉絲工坊」,遊客可購買香蕉絲帽子與包包,聽聽噶瑪蘭人遷徙花蓮的故事,或者嘗試手作這種質樸耐看的織品。
★新社部落/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小湖42號/體驗課程洽新社香蕉絲工坊03-871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