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少宗在公視「器官捐贈移植協調師」職人劇《生死接線員》飾演創傷科醫師,導演為了讓觀眾看劇不沉悶,設定曾少宗的角色喜歡量子宇宙,象徵生命起源來自這些微觀原子、分子,也設計他秀了一段星戰迷熟悉的手勢,啟發觀眾以不同角度感受這部與生死交關的距離,曾少宗說:「我也是太空迷,拍攝過程和導演有集體創作感覺,拍得很過癮」。
曾少宗開拍前特別跟著醫師顧問團隊到醫院見習,開拍第1天就進手術房,必須把人體器官全背下來,醫療顧問團隊非常嚴謹,不容許有半點醫療用詞失誤,他自嘲是金魚腦,「現場有問題可以馬上詢問專業護理人員、醫療顧問,但我拍完就瞬間忘記(台詞)」。
在劇組安排實習過程,他曾跟著醫生查房,聽著醫生分享,有位50多歲先生罹患肝癌,太太捐了肝給先生後卻產生排斥,太太白挨了一刀,先生還得重新等其他的肝臟,「醫生說好不容易把器官都移植了,但有些受贈者往往不愛惜身體、繼續喝酒」,聽了醫生這番話令他十分感慨。
劇中拍出許多個案,其中有描述孩童最後在家長同意器捐的篇幅,他回想自己小時也曾走過鬼門關,當時因腹膜炎在醫院治療3個多月,爸媽還簽了切結書,有天醒來,看到父母在他身旁掉淚,小小年紀的他,只知道肚子上被插了引流管子,腹部現在還有這道10多公分術後傷疤,「一個人決定器捐時是從胸口開到腹腔,真的需要很大勇氣」。
為了進入不同角色,曾少宗坦言必須在生活中領悟及感受,「我不是這麼聰明的演員,所以很容易變成角色的樣子,對我而言,我演的角色都是我人生中的一部分,只是把它放大或縮小而已」。如何變成「角色的樣子」?他的方式是除了冥想,也找出角色可能會看的書、會聽的音樂,這次演出《生死接線員》就特別看了許多神祕學、量子學的書籍,也聽了暗黑風格的音樂。
「這角色性格看起來樂觀,但本質是脆弱的,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把生命都給了病患,哪裡可以睡就到哪裡睡,可能角色影響了我的生理和心理,那段時間我都不知道我的鬍子可以長這麼長」,強調戲裡的鬍子都是真的,那段時間長到還必須修剪。有次他和演員群宣傳《生死接線員》,有個阿姨好奇反問:「為什麼醫生要留鬍子還要留長髮(指單承矩的角色)?」他很謝謝導演塑造出不同面向的他。
他在拍攝期間發生小插曲,工作人員看他外觀似有甲狀腺問題,後來自己也感覺口乾舌燥、頸部不適,於是在醫院拍戲之餘做了檢查,沒想到被診斷出甲狀腺囊腫,「我當時嚇一跳,才知道這是文明病,與生活壓力大、作息、飲食都有關係」。他說,報告結果是良性、不需吃藥,每半年定期追蹤,醫生也叮嚀盡量少吃牡蠣、海帶、龍蝦等碘含量高的食物。
曾少宗過去害怕死亡,接演了舞台劇《當妳轉身之後》及新劇《生死接線員》這些生死議題的作品,加上身邊摯友、長輩、愛犬離世,37歲的他隨著年紀增長,開始思考及正視死亡這件事,雖然已能慢慢變得無懼,卻也感嘆人生無常,「我常覺得我的人生已經滿精采的了,接觸很多人、做了很多事,如果哪天離去,我也不會覺得捨不得」。
他人生中養的第1隻黃金獵犬Buddy去年中去世,Buddy之前患有褥瘡和癲癇,當時為了減輕牠的痛苦,醫生和他討論了安樂死問題,他難過得無法做決定,當下打了電話向爸爸求助。Buddy要離開那天,看牠躺手術檯上,「我整個心像要裂掉、整個人都碎了」,他跑到戶外樹下痛哭一場,不知道哭了多久才走回動物醫院,「牠在教我如何面對死亡」。
和他生活16年的Buddy離開後,他巧合接了《生死接線員》,「冥冥中好像有些安排,我和劇中很多個案家屬的痛是一樣的」,今年清明節前夕,他居然夢到了Buddy年輕時充滿活力模樣,巧合得讓他印象深刻。他現在不養貓狗了,「因為太痛苦」,經歷這些生離死別,讓向來愛鑽牛角尖、沒自信的他變得豁達、沉穩,「生命會有自己的安排,該發生就會發生」。
從前的曾少宗物質慾望強烈,現在他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極簡,有情感的物品如書籍、公仔也丟了,「我最近到處飛,覺得能帶走的東西很少,人的本質也是一樣,不需要有這麼多負擔在身上」。先前他到沖繩工作,光要買一件衣服就想了很久,覺得生命中到底需不需要,經紀人當時在旁說「你是藝人,多一件衣服還好啦」,他才放下糾結,說著說著便趕緊補充:「我不是沒錢買喔。」
公視《生死接線員》由貴金影業製作,邱晧洲、王傳宗執導,曾少宗、劉倩妏、李杏、單承矩與邱震瀚等人主演,方文琳、潘麗麗、吳朋奉、洪小鈴、應采靈、尹昭德、蘇炳憲、鄭平君、方宥心、張書偉等特別演出;5月4日起每週六晚間9點公視首播。(攝影/盧禕祺 劇照/公視 服裝提供:weav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