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工房跨界打造永續家具 71歲楊惠姍樂當導覽員

為了「一念之間 一方空間」展覽,71歲的琉璃工房創辦人楊惠姍當起導覽員。(古明弘攝)
為了「一念之間 一方空間」展覽,71歲的琉璃工房創辦人楊惠姍當起導覽員。(古明弘攝)

琉璃工房攜手永進木器廠,以琉璃藝術作品鑄造後的「鑄口」餘料結合木材工藝,創造出「循環再生」的精彩作品,以「一念之間 一方空間」為主題,5月23日起於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展出,傳遞永續的訊息。在雙方合作的5項產品中,以鑄造餘料再利用,並制定減少工序的綠色流程,達到廢棄物再利用與減碳雙重目標。其中最具代表的作品「地球」,再造之後減少多達341公斤CO2e的碳排量,相當於2棵胸徑47公分、高約11公尺樟樹的1年的固碳量。

永進木器廠總經理江世楨(右)與琉璃工房創辦人楊惠姍在琉璃工房的作品「地球」前合影。(古明弘攝)
永進木器廠總經理江世楨(右)與琉璃工房創辦人楊惠姍在琉璃工房的作品「地球」前合影。(古明弘攝)

琉璃工房與永進木器廠共同創作一系列「有時間及空間概念的桌子」,楊惠姍說:「琉璃工房期待發揮琉璃透光的特質,找到讓光能夠充份進入琉璃桌的方式,並需是能被使用的桌子,讓人想觸摸琉璃質感,感受光,享受它的色彩。為了這目的,工房設計了隱藏於內部的木頭接合方式,應是讓江總費盡了心思」。內部結構之外,還要考慮琉璃較重,力學的重新計算,不斷調整桌腳的造型與寬度。楊惠姍說,因與江世楨合作,這張桌子方得以完美呈現。

琉璃工房將「鑄口琉璃」融入家具創作,「Arch」結合琉璃與木頭,以拱門外型展現視覺流動美感。(琉璃工房提供/古明弘台北傳真)
琉璃工房將「鑄口琉璃」融入家具創作,「Arch」結合琉璃與木頭,以拱門外型展現視覺流動美感。(琉璃工房提供/古明弘台北傳真)

江世楨則回應琉璃工房:「你們的設計想法與角度,與我們不太一樣。你們設計的結構,都不是我們自己在製造家具常用的工法。反而比較像老傢俱的雕刻,結構很精采,但藏在看不到的地方。」因為支持琉璃工房的理念,因為一個承諾,江世楨說:「就陪琉璃工房走這條路,一定要用我的專業把它做出來!」

「Harmony」將琉璃與木材交疊嵌合, 製造出多層次的視覺意象,上下交疊的雙圓,創造和諧感。琉璃桌腳以結實纍纍的葫蘆、葡萄、南瓜浮雕設計,傳達生機豐碩的寓意。(琉璃工房提供/古明弘台北傳真)
「Harmony」將琉璃與木材交疊嵌合, 製造出多層次的視覺意象,上下交疊的雙圓,創造和諧感。琉璃桌腳以結實纍纍的葫蘆、葡萄、南瓜浮雕設計,傳達生機豐碩的寓意。(琉璃工房提供/古明弘台北傳真)

「一念之間、一方空間」琉璃循環設計展自5月23日至6月9日,於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展出,免費入場。今天楊惠姍當起導覽員,童心未泯地與裝置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