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敬騰:不想讓自己像小丑

蕭敬騰接受《儂儂》雜誌專訪,提到自己的省話,他說:「我其實沒什麼改變,早期就是在摸索跟了解,現在我會比較堅持自己想堅持的東西。」媒體說蕭敬騰跟以前不一樣,變得活潑、多話而且還很幽默,但他說這10年來其實沒有變,是知道這份工作的需要,他開始摸索出面對鏡頭該有的表現,他的「多話」在放下麥克風後完全卸下,面對平面拍攝時,回到那個最安靜的他。

「很多事其實不是第三者告訴我該做我才去做,全都是出於我相信我自己可以,我才會行動,在過程一定會有懷疑自己的時候,但那也是自我了解必經的過程,看我自己能實踐的程度是多少。」他做過歌唱以外的表演,從戲劇到主持都是以前從未有人認為少話的他能做到的事,但對自我要求極高的他說,其實這些都是他評估後,認為自己做得到的事,你說他變了嗎?其實沒有,這些大家眼中的改變是他對每一份工作的盡責,就像他對於「歌手」這個身份,就有幾近自我苛求的要求。

「我覺得沒有一件事是可以隨便做的,輕易達成或敷衍行事,在我的世界裡是不可能的。」從歌唱、戲劇及主持,蕭敬騰面對每一項作品都用最嚴謹的態度面對,「事情不可能滿分,但你一定要盡全力去做,別人對你的標準跟自己心裡的標準有什麼差異,你自己要懂。」也許你認為,現在的他已經到了事業生涯的高峰,但他依舊不斷檢視與反省自己,表現是否有達到大家給他的期待。

金曲獎主持後,所有的人都對他的表現感與高度的肯定,從讓人哄堂大笑的談吐,到手影戲訴說故事,以及倒著畫出一幅特別貢獻獎得主蘇芮的畫像,能文能武的演出讓獨挑大梁的他做出了一個不同於以往主持人的表現,「很多時候大家看到的都是終點,我也不想分享過程,因為這個過程是非常血腥、非常殘忍的,裡面有很多失敗及不完美,這些東西本來就不應該被看到。」一個完整的表演,勢必經過一段時間的淬煉,在努力當中遇到的挫折,蕭敬騰他一肩扛起,與其說去闡述一路上的辛勞,他更希望成果一出來,就是讓人永遠難忘。

「讀不了書,考不了試,沒有人能夠理解,老師不會,家長更不會,這障礙在學校其實相當吃虧。」從小因閱讀障礙讓他成師長及家人最頭痛的對象,課本裡的文字對他來說就是陌生的符號,曾經努力過的他,最後選擇放棄,也因此成為別人眼中最叛逆難搞的小孩,但也因為這些經歷,讓他在與人相處上,有了新的看法,「對人我非常敏銳,我從小到大都是憑感覺跟直覺,我知道我的缺點跟優點,也知道自己擅長的東西是什麼,對人的觀察跟理解就是憑自己的直覺。」他曾在一段訪問裡,說他可以很快的感受到跟他對話的人是不是真心的想了解他,「我覺得跟這跟學習過程有關係,跟我自身的障礙也有關係,比較不能閱讀的人接收的情感可能來自耳朵或是眼睛看到的畫面。」閱讀是他的障礙,即使到現在,閱讀劇本對他來說都是困難的,但也因為如此,更造就他其餘感官異於常人的敏銳。

「我們是娛樂產業的人,娛樂產業其實應該是最有層次跟色彩的世界,怎麼樣才會有色彩?就是所有人都不一樣,但現在的娛樂業有一點制式化,失去了藝術產業那種很純粹、很真實的價值。」蕭敬騰熱愛音樂的心已無庸置疑,身為公眾人物,總會有一些必須去面對的工作及事物,他儘量用保有自己的性格的方式去面對,「我知道這一切就是工作,一定會把它做完,但我不想讓自己像小丑,我不想成為別人心中的那個蕭敬騰,那會違背我自己的原則。」蕭敬騰有個除了音樂之外很大的魅力,那就是 “真”,每一次的訪談他總能給出最直接的答案,也正因為毫不造作的個性,更使他的歌迷總能離他的心更近一些。

「我對任何事情都可以理性看待,但我不會是一個玩不起來的人,我知道什麼時候該玩,什麼時候不該玩,我覺得“分寸 ”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訪談到了尾聲,我會發現他在做任何事前都會掌控在心中的那把尺,在不背棄自己原則的情況下,認真看待一切的事物,並不受大眾眼光所操控。

「堅持自己還是有點難度,因為堅持的東西可能不是大家喜愛的。」訪問結束前,問他還有什麼事情想挑戰,他回答了“堅持”,或許「不失去自我」是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最難的事,「努力且永遠保持熱情,對於音樂的熱情,對於行業的熱情,當喜愛一件事情的時候,第一時間的情感上的爆發,你永遠不能忘記,要保持那份初衷。」文、圖/儂儂雜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