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社會公義獎 《水路-遠洋紀行》、《在雲裡》勝出

郭文華(左起)、曾文珍、李念修、崔愫欣、郭力昕,是今年社會公義獎評審。(社會公義獎提供)

台北電影節會外賽「社會公義獎」邁入第8個年頭,本屆共有15部片入圍,最後由盧昱瑞執導的《水路-遠洋紀行》及詹皓中執導的《在雲裡》勝出。

入圍影片由評審團主席郭力昕及社會公義獎負責人、自主工聯王玨共同從台北電影節40部入選作品中選出。只要影片的內涵、問題意識符合社會公義的精神、有助於思辨空間的拓展,經邀請且獲得影片所有人同意參賽,即進入入圍名單。四個類別(劇情片、紀錄片、短片、動畫片)中共有15部影片入圍,經過複選評審逐部討論後,投票選出獲獎者。

本屆評審團成員包含曾獲社會公義獎的《河北‧臺北》導演李念修、近年投入跨國移工紀錄片拍攝的導演曾文珍、《貢寮你好嗎?》導演、「核電影」影展策展統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影像民族誌國際影展常任審查委員、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郭文華,以及擔任評審團主席的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郭力昕。

探討雲林縣空汙問題的《在雲裡》,源起於近年一群紀錄片導演們發起的《脫口罩找藍天》計畫,以影像作為行動媒介,關心空氣污染議題。導演詹皓中導演以三位罹癌居民的故事與許厝分校遷校事件,建構敘事文本,並以六輕周邊環境的異變,辯證六輕多年來所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導演一路捍衛環境人權,引發觀眾思考:在發展經濟的大前提下,台灣正在消失的是什麼?

評審團肯定導演勇於呈現出不同立場的觀點,並嘗試進行辯證,為觀眾梳理出爭議核心所在。許厝國小遷校爭議凸顯的正是德國社會學家貝克所指的「風險社會」的特徵,提醒我們去思考所謂合法的標準是否已經符合現實?所謂法庭的正義是否有其限制?無法在現行制度下證明污染的因果關係,並不表示汙染及傷害不存在。

《在雲裡》劇照。(社會公義獎提供)

這個台灣最迫切的環境問題也讓評審團成員針對台灣環境運動紀錄片典型的兩造對立模式進行了回顧與反思,並期許未來有更多創作者能從結構面去思考問題癥結及解決之道,顯現不同立場持有者的生活脈絡與想法,更千絲萬縷地刻劃出這個盤根錯節的結構中,人們的無奈、掙扎以及做出某些選擇的理由,讓觀影者對於不同生活世界的人們可以有著更深刻的理解。

《水路-遠洋紀行》克服險惡顛簸的拍攝環境,凝視漁工疲憊的身軀,以靜觀的影像赤裸地呈現「血汗海鮮」的勞動現場與漁工最不為人知的艱辛處境。本片揭露勞動人權中的黑洞,悲憫地叩問在全球化跨國移工流離的異化現象。

評審團從影片中閱讀出導演對於議題處理的謹慎與成熟;層層剝削的龐大結構體、中層管理者的進退兩難、相互依存卻又各有所需的勞資關係…導演盧昱瑞處理得層次分明,跳脫非黑即白、好人與壞人對立的簡化公式。郭文華稱讚導演有意識的割捨過長枝節,讓整體敘事更為聚焦。

曾文珍表示,這次入選的十五部影片,題材包含了性別議題、移工勞權、環境人權、政治、文化信仰…面向很廣,反映了電影工作者對台灣這片土地的關懷,更蘊含了與當代社會對話的能量。

郭力昕在今年的作品中看到不少創作者以多元的切入角度、表現手法來探討社會議題,開拓出不一樣的角度,例如趙德胤的《十四顆蘋果》是很有意思的發想、《在雲裡》加入法庭戲劇演出的大膽嘗試;過去較少入圍的短片及動畫片類別本次均有作品入圍,他覺得都是很可喜的現象。

短片《高山上的茶園》探討失聯移工議題。片中秀麗的山景並非頌讚台灣的註腳,而是襯托來自四方,在土地上努力奮鬥的堅韌生命。語言無法阻隔他們追求幸福,但冷酷的現實與不確定的未來卻讓這些看似浪漫的情愛如此脆弱與無助。本片的拍攝手法與節奏經營獲得評審團高度肯定,外籍演員演出也十分自然。影像創作中,跳脫刻板印象與呈現結構現實的兩難該如何拿捏,是本片開啟的深刻問題。

《水路-遠洋紀行》劇照。(社會公義獎提供)

《阿莉芙》讓更多人看見LGBT中較邊緣的族群,成功地在性別多元議題上突破邊界。《臨時工》探討邊緣勞工與工業化、都市空間的關係,以非典型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吸引觀影一探究竟。《十年台灣》是奪得2016年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十年》的國際延伸計畫,由5部短片組成,探討原住民、新住民、少子化、空污、睡眠及記憶等議題。《海人魚》不只有宏大靜謐的自然美景,更透過神話與現實敘事的交錯,帶領觀眾跳脫族群、物種、性別、生態與永續的刻板框架,回歸環境正義的原點,各種生命的交會與感動。

李念修談到,在台北電影節蟬聯觀眾票選第一名多日的《我們的青春,在臺灣》,其實是記錄了三個年輕人-兩位主角以及導演自己,在同一段時間中,不同的成長軌跡及速度。導演傅榆把自己的迷茫與困惑,誠實地呈現在紀錄片作品中,讓人回想自己年輕時可能出現過的人事物。它也許帶給你新奇,也許帶給你衝動,卻不一定會在當下給你實質的結果。但生命會繼續往前走,之前的努力並不會飛灰湮滅,會在未來有所作用。

崔愫欣指出,過去在影展中較少見到探討社會、公義、弱勢、歧視題材的影片,近年在社運風潮的影響下,多數入選台北電影節的作品都探討了社會議題。她期待,未來有更多作品不只是放入議題就好,而是可以進一步談出別人尚未看見的議題或是提出更深入的觀點,才是社會公義獎的核心價值。

郭文華重視一部作品是否可以激發觀眾對於該議題的好奇心以及深入了解的興趣,李念修也持相同看法,她認為一部片子無法包山包海,只要讓觀眾看完願意去查資料、去思索「我要站在什麼立場看這件事情」就成功了。

「一件事堅持久了,就會形成一個鼓勵性的意義。」郭力昕指出,社會公義獎辛苦經營7年,去年開始跟台北電影節正式合作,不僅代表長期的耕耘被肯定,也表示台北電影節已經意識到參賽作品中探討社會公義面向的作品越來越多。「談論政治、參與政治已成為台灣社會年輕世代參與的路徑」,雖然社會公義獎沒有獎金,仍然是一種公共的肯定,郭力昕認為這對於關切社會現實的創作者而言,是一個重要的鼓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