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戰爭-美國人愛國主義的矛盾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描寫主角比利從伊拉克戰爭回國後被捧為英雄,英勇戰績被視為美國強大力量的象徵,但風光外表暗藏的惶惶不安,才是原著作者班方登(Ben Fountain)和導演李安想傳達的訊息。除了主線「伊拉克戰爭」,片中還經常提到「阿拉莫之戰」,2場戰爭雖相隔百餘年,卻一致映照出美國人愛國主義參雜的錯誤與矛盾。
伊拉克戰爭代價高
911事件後美國積極反恐,2003年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為由,開啟長達8年的伊拉克戰爭,期間雖推翻海珊政權、建立民選政府,從未尋獲所謂「毀滅性武器」。如今伊拉克民主程度堪憂,貪腐和宗教暴力團體橫行,這場出師無名的戰爭更顯諷刺,美國也持續付出慘痛代價。
伊拉克戰爭導致4488名美軍喪生,花費約54兆台幣,不含約3.2萬名傷兵的醫療與回歸社會的成本;據官方統計,高達20%的伊拉克戰爭退伍軍人罹患「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候群」,比例比阿富汗戰爭還多,「因為他們見過更多死人、經歷過更多生死邊緣。」
阿拉莫之戰具爭議
比利和同袍回到美國後,比身處戰場時還格格不入,比利腦袋常浮現戰爭場景,同伴對外界事物的敏銳度也常觸發騷亂,班方登表示:「這些軍人體驗過異於常人的日常和死亡,然後他們又被帶回主流美國社會,情緒和心理雙邊折磨,我想釐清為何事情變成這樣。」
發生於1836年的阿拉莫之戰也頗具爭議,當年美軍以寡擊眾,力抗墨西哥人後全軍覆沒的熱血一戰,被視為美國陸軍神話,但事件源起於美國拓荒者強行把蓄奴制度帶進當時歸屬於墨西哥的德州城市,在現今價值觀中有違自由平等精神。
2場戰爭在美國人眼中都是勇氣和犧牲的象徵,男主角喬歐文(Joe Alwyn)在戰場廝殺中深感無力,回國後卻英雄光環加身,他在片中說:「有人表揚你這輩子最慘的一天,感覺滿怪的。」反映軍人與平民對戰爭理解間的差距,及愛國主義背後經常被忽略的代價與盲從。(原文刊載於11月12日《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