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看《生死》有感 曾少宗、李杏簽器捐書

曾少宗返彰基參與器捐書簽立活動,並簽祝福小卡給器捐家屬。

公視器捐移植協調師職人劇《生死接線員》本週六(6/1)播出完結篇,飾演外科醫師的曾少宗與飾器捐協調師的李杏,徵求父母家人同意後,今(30日)重返拍攝地、彰化基督教醫院,參與活動簽立器官捐贈同意書。曾少宗表示,這段日子透過與捐贈、受贈者家屬間互動,深深覺得器官捐贈是需要大家關注的議題,「其實一開始,我真的很想要簽器捐同意書,但礙於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關係;播出時間不斷地與他們討論劇情,到後來父母看完每集,也會主動打電話跟我分享哪個點落淚、哪段戲很有感」。

曾少宗日前赴義大醫院宣傳,父母到場支持看片後深受感動,「他們更深信器官捐贈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他們深刻了解我的演藝工作確實可以為社會帶來影響」。日前他向父親表達想簽器捐同意書,未料父親爽快直說「你已經是大人,可以決定你想做的事情,你想做什麼,我們都贊成」。曾少宗說「他們沒有太多的反對,這是我特別欣慰開心的,也感謝父母親的開明,同意又支持我做這件事情」。

李杏。

飾演資深器捐協調師的李杏說,「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只要我有能力都很願意去做,何況器捐是一種對生命延續的概念,我覺得很重要。我自己是在跟我媽一起看完三、四集時,雲淡風輕問了一下她『如果簽器捐同意書妳應該不會反對吧?』媽媽也就雲淡風輕地回我,妳要幹嘛就自己決定哪」。李杏也解釋,在了解媽媽個性與觀念前提下才這樣問她,「如果父母觀念還是比較傳統或對器捐不理解,建議邀請他們看《生死》全劇,問他們好不好看,如果覺得好看,那接著聊器官捐贈議題應該就會容易了」。

曾少宗(左起)、製作人楊中天、演員李杏重返拍攝地彰基簽立器捐同意書。

探討器捐制度與相關議題,《生死》去年8月在彰基開拍,歷時2個月餘,場景包括彰基總院、員林基督教醫院以及二林基督教醫院。彰基副院長陳堯俐醫師表示,要商借加護病房、開刀房進行拍攝不容易,牽涉消毒、感控與病人隱私等,但對彰基來說,透過職人劇啟發觀眾思維、促進社會討論、影響台灣民眾是更重要的事。

尋求父母、家人支持器捐是條漫長路,也是《生死接線員》重要戲劇軸線;彰基院方也表示,建議民眾開始思考器捐、預先規劃,因為在捐贈的醫療現場分秒必爭;民眾也許會有「家人都快臨終還要挨一刀」的心裡不捨,但是讓需要器官的人「用另一種方式能健康活下去」更是《生死接線員》「死去活來」的戲劇精神實際表徵。

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截至目前為止(2019年5月28日),有9,672位病患等待器官移植,今年度之捐贈人數為119人,有404位受贈者受益,得到移植機會。彰基於108年度共有11位捐贈者,共43位受贈者受益;活體器官捐贈的部分,108年度親屬活體肝臟移植為61例,親屬活體腎臟移植的部分有3位。108年度在彰基成功註記器官捐贈意願於健保IC卡人數7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