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鈞甯和作家媽媽鄭如晴感情非常好,她日前以「媽媽手札」為題,轉發媽媽在臉書的發文,分享作品。鄭如晴寫道:「幾年前出版的散文集中,有一篇叫《四十五度松》的拙文,被放在高中國文課本延伸讀物,及最近一本《縱覽博觀閱讀古今》的書籍中。說來緣分,其實這棵松是大自然的禮物。有那麼一個下午的機緣巧合,它闖進了我的視界,我為它感動著迷。」
許多學生口中的鄭老師,寫道:「三年了,一直在想這棵松今生為樹的願力,為了順應地表引力,是否更為屈身卑恭的接近大地,更加傾斜了?在汐止與萬里交界的五指山,海拔七百公尺的山頂,哪一天我該再去看看那棵樹,是否別來無恙?」
鄭如晴在幼獅文藝寫專欄時的《四十五度松》的內文如下,「月前,幾個文友開車到台北近郊,路過汐止與萬里交界的五指山。車行至海拔七百公尺的山頂,赫見一部行動咖啡車在望,車尾緊貼著一座架在山坡上的鋁梯,往上爬去,竟是一片平坦的天然高台咖啡觀景區,視野極佳。俯瞰大台北,讓人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四周山巒疊嶂,遠處的盆地屋宇錯落,丹垣綠樹,一覽無遺。唯一不協調的畫面,就是這高地盡頭的斜坡,孤伶伶的站著一棵快要傾倒的松樹,呈四十五度傾斜。令人驚訝的是,這棵四十五度松,樹幹身軀約六公尺長。」
「『啊,好辛苦的樹!』它是怎麼扎根、怎麼成長?怎麼成為一棵樹?它的一生又如何承載愈來愈大的地表引力?這些問題,在整個下午的咖啡時光中,不斷在我腦海裡迴盪。…越來越覺得,生存本來就有很多的不公平,保持沉默和忍耐更是不容易。能維持一份寧靜與安詳,生命就能產生更深遠的意涵,否則活著也只是一種沒有意義的聒噪。這棵松,不僅讓人學習克服環境的精神,還讓人學習安靜,學習對人生的基本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