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歡迎來住我家》締造德國電影新奇蹟

《歡迎來住我家》2016年在德國橫掃9億台幣票房。(海鵬提供)

德國電影《歡迎來住我家》,將歐洲棘手的難民議題以幽默又具省思的劇情呈現,上映後在德國創下9億台幣票房、360萬觀影人次,成為年度電影總冠軍。出身電影世家的導演西蒙凡赫文(Simon Verhoeven)在訪談中剖析電影成功原因,認為電影直搗影響許多人、讓許多人感到不安、在政治上也不太正確的議題,「藉由電影的演出,讓許多觀眾感到解脫。」
電影背景基於2015年9月初,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展開雙臂迎接敘利亞難民潮。而電影中收留難民的大愛精神也正在英國上演,英國今年恐攻不斷,一連串的悲劇讓當地幾間旅館、餐廳、廟宇及數位熱心居民在推特上發起「#沙發借你睡(#sofaforlondon)」活動,讓籠罩在低氣壓的倫敦多了一絲的溫暖人情。

willkommen-bei-den-hartmanns-mit-elyas-m-barek-florian-david-fitz-palina-rojinski-heiner-lauterbach-senta-berger-marinus-hohmann-und-eric-kabongo
《歡迎來住我家》根基於梅克爾2015年歡迎ISIS難民的政策。(海鵬提供)

其實《歡迎來住我家》不是第一部以幽默方式描述難民危機的歐洲電影。去年挪威的黑色喜劇《歡迎來到挪威》,就敘述一位有種族歧視的挪威旅館老闆,因經營失敗轉而將酒店改為難民收容所,表面上是為難民籌措公資金,但其實想藉此海撈政府財,不過當被安置的難民來了,他才發現一切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然而即使《歡迎來住我家》2016年在德國橫掃9億台幣,但去年的德國電影票房相較2015年,其實下降了12.4%,觀影人次也從1810萬,縮水到1211萬,下降幅度高達13%。令人不禁擔憂究竟寫實的本土德國電影能否為萎縮中產業注入一股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