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是誰?原型竟是一代女皇武則天

洛陽的龍門石窟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從北魏到宋代的四百餘年間,歷任君王不斷開鑿,尤其是在唐武后年間,中國佛教發展至鼎盛。現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

沿著伊水西岸慢行至石窟盡頭,舉世聞名的盧舍那大佛便將會展現在世人眼前。盧舍那大佛是龍門石窟全境中,最受到注目也最廣為人知的石雕佛像。親臨其下,就能被大佛慈悲的尊容深深感動。這座大佛高約17公尺,祂嘴角微微上翹,目光下垂,略作俯視態,兩道彎眉如鉤似月,滿臉的笑意,一派慈眉善目的神韻,更有人把祂喻為東方的「蒙娜麗莎」。

盧舍那大佛除了藝術價值極高之外,更讓人津津樂道的是,祂可能是「一代女皇武則天」的真實樣貌。不少人相信,在一千三百多年前負責打造佛像的唐朝石雕匠師,因得到武則天的默許,就將其面部仿造武則天而雕,據說在雕鑿完成之後,佛面威嚴中又帶著神聖與威武,就連武則天自己也覺得相像。

maxresdefault
盧舍那大佛慈祥和善,方額寬頤,豐滿富態,與其他佛像不同,的確具有不少中年女性的特徵。(圖片取自於 維基百科)

不少人會從武則天的政治需要來看這尊大佛。在男性主導的封建社會,要能穩固女皇帝的權力並不容易,武則天為了讓「君臨天下」得到認可,她將自己神格化可說是十分徹底,包含自立為皇帝後定洛陽為都,並改稱神都。歷史上還記載,武則天在登基前「有僧獻大雲經,經中有雲『佛祖以女身顯化下世治國』」,這也是武則天利用佛教宣揚自己君權天授的一個例子。

那為什麼武則天會選擇盧舍那大佛做為自己的化身呢?盧舍那在梵語的意思是「智慧廣大,光明普照」,而武則天也認為自己好似日月一般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因為還造了有日月當空的「曌」字,並用於自己的名字中。結合這些歷史記載和傳說,盧舍那大佛是根據武則天相貌所塑的說法,也更讓人深信不疑了。

20170118074616120
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治權利,武則天充分利用宗教的力量。在稱帝前,就命人在《大雲經》中編註說武后是彌勒菩薩化身下凡,應作為天下主人。圖為武則天像。(圖片取自於 維基百科)

當然我們很難找到證據,說盧舍那大佛就是武則天的真容,但這樣的歷史風流韻事,也讓來到大佛麾下的人,好似進入時光隧道,回到武后一統天下的時代,深切感受到一代女皇的傳奇魅力。